轉錄自 josephhou     ptt看板 Chan_Mou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董卓之入洛陽,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,遷討虜校尉.卓婿中郎將牛輔屯陝,
詡在輔軍.卓敗,輔又死,眾恐懼,校尉李傕﹑郭汜﹑張濟等欲解散,閒行歸鄉
里.詡曰: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,而諸君棄眾單行,即一亭長能束君矣.
不如率眾而西,所在收兵,以攻長安,為董公報仇,幸而事濟,奉國家以征天下
,若不濟,走未後也.」
眾以為然.傕乃西攻長安.語在卓傳.後詡為左馮翊,
傕等欲以功侯之,詡曰:「此救命之計,何功之有!」固辭不受.又以為尚書僕
射,詡曰:「尚書僕射,官之師長,天下所望,詡名不素重,非所以服人也.縱
詡昧于榮利,奈國朝何!」乃更拜詡尚書,典選舉,多所匡濟,傕等親而憚之.
會母喪去官,拜光祿大夫.傕﹑汜等入長安中,傕復請詡為宣義將軍.傕等和,
出天子,祐護大臣,詡有力焉.天子既出,詡上還印綬.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,
與詡同郡,遂去傕託煨.詡素知名,為煨軍所望.煨內恐其見奪,而外奉詡禮甚
備,詡愈不自安.

張繡在南陽,詡陰結繡,繡遣人迎詡.詡將行,或謂詡曰:「煨待君厚矣,君
安去之?」詡曰:「煨性多疑,有忌詡意,禮雖厚,不可恃,久將為所圖.我去
必喜,又望吾結大援於外,必厚吾妻子.繡無謀主,亦願得詡,則家與身必俱全
矣.」
詡遂往,繡執子孫禮,煨果善視其家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上是賈詡比較早期的事蹟,一開始賈詡被編在牛輔的帳下,
董卓事敗、牛輔被刺之後,王允又在長安放出風聲要嚴懲董卓在外面的餘黨,
李傕、郭汜、張濟等人想解散部隊各自逃命,這時賈詡就跳出來阻止。

「你們如果解散軍隊各自逃生,那朝廷只要派個亭長就可以把你們一網打盡,
不如趁著部隊還在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,打贏了天下就是我們的,
如果不幸打敗了,到時候再逃也還不遲(反正都是個人顧性命嘛....)。」

....結果長安就被他們攻下來了。


有些人因為李傕、郭汜進長安以後亂搞,結果怪到幫他們出主意的賈詡身上,
說李郭等人被殺關賈詡什麼事,怎麼幫他們出這種餿主意,反而加速了漢朝的滅亡?
其實個人對於這種說法是很不以為然的,王允要殺董卓舊部、又說要盡誅涼州人,
賈詡本來在牛輔軍中(總不能說他不算董卓舊部吧),論出身他也是涼州人,
要是眾人被一網打盡,腦袋上挨這一刀的怎麼可能少得了賈詡的份?

所以他說這是救命之計,他要救的可不是李傕和郭汜,也是救他自己的命啊!

進長安之後,李傕、郭汜等人開始亂搞,對賈詡表面親近私下卻防著他,
賈詡和李郭兩人貌合神離,想想待著也沒意思,就跑去投靠段煨,
結果因為賈詡名氣太響,段煨怕他的軍隊被賈詡連根拔走,
表面上也是做足功夫,但賈詡已經看得出來他繼續待在這裡不太安全。

最後賈詡決定投靠張繡,有人問他:「段煨對你不錯啊,你這樣走好嗎?」

賈詡說:「段煨生性多疑,表面上禮數周到,其實很忌憚我,待久了可能會出事,
他看到我離開會很高興,又希望我替他拉盟友,一定會善待我妻子,
張繡正好缺謀主,也會很歡迎我,這樣我的身家不就一次保全了?」


結果完全如賈詡所說,張繡對賈詡執子孫之禮,段煨也果然善待賈詡的家屬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詡說繡與劉表連和.太祖比征之,一朝引軍退,繡自追之.詡謂繡曰:不可
追也,追必敗.」
繡不從,進兵交戰,大敗而還.詡謂繡曰:「促更追之,更戰
必勝.」
繡謝曰:「不用公言,以至於此.今已敗,奈何復追?」詡曰:「兵勢
有變,亟往必利.」繡信之,遂收散卒赴追,大戰,果以勝還.問詡曰:「繡以
精兵追退軍,而公曰必敗;退以敗卒擊勝兵,而公曰必剋.悉如公言,何其反而
皆驗也?」詡曰:「此易知耳.將軍雖善用兵,非曹公敵也.軍雖新退,曹公必
自斷後;追兵雖精,將既不敵,彼士亦銳,故知必敗.曹公攻將軍無失策,力未
盡而退,必國內有故;已破將軍,必輕軍速進,縱留諸將斷後,諸將雖勇,亦非
將軍敵,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.」繡乃服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賈詡在張繡帳下時期,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這一仗了。

曹操率軍打張繡,打到一半突然莫名其妙退兵了,張繡準備率軍追擊,
賈詡勸張繡說:「不要追,追了一定會輸。」張繡不聽,果然大敗而歸。

沒想到張繡才帶敗兵回來,賈詡突然又叫他趕快去追,這次一定會贏,
張繡大概以為賈詡在開他玩笑,剛剛叫我不要追,現在打敗了又叫我追是怎樣?
賈詡也懶得跟他廢話,叫你去你就去!結果這次還真的打贏了....


張繡雖然贏了,但是贏得一頭霧水,完全搞不懂賈詡怎麼能未卜先知,
我剛剛帶著精兵去追一群急著回家的人,你說我打不贏,結果還真的打不贏;
現在你卻叫我帶著剛打敗的部隊去追剛打勝的部隊,你說會贏還真的贏了。
是怎樣,你跟對方串通好的還是簽賭啊?以下是賈詡嘴砲教學時間:

「這還不簡單,你雖然仗打得不錯,但還不是曹操的對手,
曹操打你打到一半突然莫名其妙就退兵了,一定是後方出了問題,
既然不是因為打敗仗,曹操一定會親自斷後,所以我知道你打不贏;
等曹操打贏以後,為了趕快回家一定會全速落跑,頂多派幾個大將斷後,
曹操的手下又不是你的對手,所以我知道你一定打得贏。」


所以在賈詡的眼裡,其實張繡比夏侯兄弟、曹仁、于禁、徐晃等人都強。XD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祖拒袁紹於官渡,紹遣人招繡,并與詡書結援.繡欲許之,詡顯於繡坐上謂
紹使曰:「歸謝袁本初,兄弟不能相容,而能容天下國士乎?」繡驚懼曰:「何
至於此!」竊謂詡曰:「若此,當何歸?」詡曰:「不如從曹公.」繡曰:「袁
彊曹弱,又與曹為讎,從之如何?」詡曰:此乃所以宜從也.夫曹公奉天子以
令天下,其宜從一也.紹彊盛,我以少眾從之,必不以我為重.曹公眾弱,其得
我必喜,其宜從二也.夫有霸王之志者,固將釋私怨,以明德於四海,其宜從三
也.願將軍無疑!」
繡從之,率眾歸太祖.太祖見之,喜,執詡手曰:「使我信
重於天下者,子也.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接下來是押寶的問題,曹操和袁紹即將開打,都很積極的到處拉盟友,
袁紹先派人去招攬張繡,張繡也有意願投靠袁紹,看起來一拍即合,
結果賈詡直接翻桌,說袁紹連自己兄弟都搞不定了,還想搞定其他人?

把袁紹的使者趕走以後張繡問說不投袁紹還能投誰,賈詡說不如投曹操,
張繡更加傻眼,怎麼會捨強就弱,而且我們不是跟曹操有仇嗎?


於是賈詡又開始嘴砲了,就是因為這樣才更應該投曹操啊!

「第一,天子在曹操那邊,道理上他就先佔了上風;
第二,就是因為袁紹比較強,我們這點人馬他哪會看得上眼,
曹操人手不足,得到我們一定會很高興;
第三,既然是有意稱霸天下的人,一定不會計較這點私怨,
演戲也要演給天下人看,讓大家知道曹公是多麼心胸寬大....」



....然後張繡就投靠曹操了。

以結果論來看,賈詡的確在曹操那裡混得不錯,可是張繡就不一定了,
雖然我們也不能說賈詡唬爛他,曹操的確沒有跟張繡計較殺子之仇,
只是他沒告訴張繡有一天曹丕會跟他計較殺兄之仇而已....XD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祖領冀州牧,徙詡為太中大夫.建安十三年,太祖破荊州,欲順江東下.詡
諫曰:明公昔破袁氏,今收漢南,威名遠著,軍勢既大;若乘舊楚之饒,以饗
吏士,撫安百姓,使安土樂業,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.」
太祖不從,軍遂無
利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,劉琮舉荊州投降,
曹操志得意滿想順江直取江東,賈詡又出來說話了:

「別鬧了啊,你現在名聲這麼大,只要把荊州照顧好,讓百姓安居樂業,
根本不需要出兵,到時候江東就會自己投降的。」


....結果大家都知道了,我不知道曹操為什麼有臉講出下面這句千古名言。



曹操:若老四在,不使孤至此。

賈詡:放屁!(如果他在現場的話....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太祖後與韓遂、馬超戰於渭南,超等索割地以和,并求任子.詡以為可偽許之
.又問詡計策,詡曰:「離之而已.」太祖曰:「解.」一承用詡謀.語在武紀
.卒破遂、超,詡本謀也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曹操和馬超、韓遂開戰,馬超打不太下去了想求和,
賈詡一句「離之而已」就判了他們死刑,關中軍內鬨,曹操輕鬆得勝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是時,文帝為五官將,而臨菑侯植才名方盛,各有黨羽,有奪宗之議.文帝使
人問詡自固之術,詡曰:「願將軍恢崇德度,躬素士之業,朝夕孜孜,不違子道
.如此而已.」文帝從之,深自砥礪.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,詡嘿然不對.太
祖曰:「與卿言而不答,何也?」詡曰:「屬適有所思,故不即對耳.」太祖曰
:「何思?」詡曰:「思袁本初、劉景升父子也.」太祖大笑,於是太子遂定.
詡自以非太祖舊臣,而策謀深長,懼見猜疑,闔門自守,退無私交,男女嫁娶,
不結高門,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最後是立嗣問題,曹丕、曹植兩派爭奪不休,讓曹操頭痛了好一陣子,
賈詡其實私底下算是挺曹丕的,但表面上大家都看不出來他支持任何一方,
曹操到處求神問卜,總算有一天問到賈詡了,你說我這兩個兒子怎麼樣?


賈詡: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在發呆,可能是睡著了)

曹操:問你話啊,搞什麼東西不回答?

賈詡:我剛剛在想事情,所以沒有馬上回答。

曹操:我問你問題你不專心聽,在想什麼?

賈詡:我想到了袁紹、劉表父子。



這個回答非常高明,曹操會願意問賈詡,一定是賈詡的意見有一定程度的權威,
如果賈詡直接表態支持其中一方,他的意見很可能馬上會被丟進垃圾桶,
但是他選擇了旁敲側擊的方式,而且一擊直接命中目標。

袁紹、劉表在立嗣的時候有一個共同點,他們都不喜歡長子、喜歡小兒子,
其中袁紹棄袁譚立袁尚、劉表棄劉琦立劉琮,結果都在死後不久馬上出問題,
最重要的是,這兩個勢力都是曹操親手滅掉的,曹操的感受應該比別人更加深刻。

從賈詡講完這句話以後,從此曹丕就確立了世子的地位,
也許是出於報恩,在曹丕即位後賈詡一直身居高位,直至七十七歲高齡善終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帝即位,以詡為太尉,進爵魏壽鄉侯,增邑三百,并前八百戶.又分邑二百
,封小子訪為列侯.以長子穆為駙馬都尉.帝問詡曰:「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
,吳、蜀何先?」對曰:「攻取者先兵權,建本者尚德化.陛下應期受禪,撫臨
率土,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,則平之不難矣.吳、蜀雖蕞爾小國,依阻山水,
劉備有雄才,諸葛亮善治國,孫權識虛實,陸議見兵勢,據險守要,汎舟江湖,
皆難卒謀也.用兵之道,先勝後戰,量敵論將,故舉無遺策.臣竊料群臣,無備
、權對,雖以天威臨之,未見萬全之勢也.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,臣以為當今宜
先文後武.」文帝不納.後興江陵之役,士卒多死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曹丕即位後,有一天問賈詡,劉備跟孫權哪一個比較好打?應該先打哪個?

賈詡說,劉備、孫權、諸葛亮、陸遜都還在,現在朝中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,
所以兩個都不好打,你先把自己內部搞定,再來解決他們的問題吧!

曹丕不聽,派兵進攻江陵,結果損兵折將而返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荀勗別傳曰:晉司徒闕,武帝問其人於勗。荅曰:「三公具瞻所歸,不可用非
其人。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,孫權笑之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這是後來有人想婊賈詡的故事。

司馬炎篡魏後,司徒出缺,司馬炎就問荀勗(荀爽的曾孫)誰可以繼任,
荀勗說「三公要慎選啊,以前曹丕用賈詡當太尉,就被孫權笑了。」

坦白講,晉朝開國功臣這群王八蛋想婊賈詡,還早個幾百年咧,
想要婊姓賈的,先把你們家老闆重用的那個姓賈的推出去斬了先。

是誰跟賈充狼狽為奸,異口同聲不肯伐吳、死都不肯離開洛陽去打仗的?
是誰推薦賈南風當太子妃?是誰極力推薦司馬衷(後來的晉惠帝)可以繼承大業?

看看荀勗幹的這些狗屁倒灶,想婊賈詡?你先去婊賈充然後自殺吧!


從賈詡傳中,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很簡單的結論:賈詡講話一定要聽。

因為聽他話的每個都打贏了,不聽他話的每個都打輸了,無一例外。


你說這樣夠威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ckal594 的頭像
    jackal594

    奕毛版

    jackal5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